每日一評:電子煙行業點評
時間:2021-12-01
11月30日,強制性電子煙國標征求意見正式發布在國家標準計劃平臺,開啟公眾意見征集階段。該征求意見稿與2019年的初步版本有幾點不同:第一,尼古丁濃度:要求霧化物中的煙堿濃度不應高于20mg/g,與歐盟2014年TPD中要求接近(20mg/ml),相對于目前市場上主流產品3%的濃度有所降低。第二,添加劑白名單:霧化物添加劑臨時許可使用122種物質,較2019年版本119種略有增加,其中包括較多的“花香”添加劑、咖啡/可可提取物、低甜度水果“檸檬醛”。這次征集意見稿的口味標準對比美國寬容很多,為防范青少年使用排除了高甜度果味,但可調配的口味能夠覆蓋目前市面上超過50%的主流口味數量,之前市場一直擔憂會禁止口味,因此好于預期。第三,合成尼古丁:征求意見稿明確應使用煙草中提取的煙堿,純度不應低于 99%。合成尼古丁以后不得用于煙用,中煙通過在國內推行提取尼古丁來控制霧化煙行業增速。第四,其他標準:使用電子煙煙液的電子煙煙具和煙彈應具有封閉式結構,防止人為填充。也就是不允許在國內銷售開放式電子煙,同時避免消費者自己在電子煙中添加非法或有害物質。
東方基金權益研究部認為,這次征求意見稿發布再次快于市場預期,說明了中煙主導的強監管狀態。考慮到增量利稅目標和減害屬性是行業擴容的基礎,看好電子煙行業的中長期發展,后續需要跟蹤生產和渠道環節牌照發放細則的推出。從產業鏈來看,由于受到政策和牌照的影響,預計上游香精香料和生產企業受到影響較小,而下游品牌商和分銷商的影響較大。民營企業對于現有中煙體系的能力補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民營企業的參與程度,且在中煙強監管下,綁定中煙體系的頭部企業將受益相關監管政策逐步出臺。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