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看點|上海印發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海風深遠海化趨勢持續》
時間:2022-11-25
11月24日,上海發改委網站發布《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該辦法提到,為進一步推動上海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持續健康發展,將對企業投資的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和場址中心離岸距離大于等于50公里近海海上風電項目,根據項目建設規模給予投資獎勵,分5年撥付,每年撥付20%,獎勵標準為500元/千瓦。對場址中心離岸距離小于50公里近海海上風電項目,不再獎勵。本辦法適用于本市2022-2026年投產發電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自2022年12月15日起實施。
東方基金權益研究部認為,海風風場從由潮間帶向近海再向遠海發展是必然趨勢,近海風場資源有限而且遠海風的質量更好,目前我國的風場仍以近海淺水和近海深水為主,但離岸距離也在逐年提高,深遠海領域的風電空間廣闊。國家氣象局數據顯示,離岸200公里范圍內,我國近海和深遠海風能資源技術開發潛力約22.5億千瓦。根據風能資源普查結果顯示,中國水深5-25m、50m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200GW;水深5m-50m、70m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500GW,潛在海風資源大。
該獎勵措施符合海風深遠海化趨勢,有望提高海纜單位價值量,或將利好海纜等海風基礎環節,尤其送出電纜長度及電壓等級有望逐漸增加。從各省的能源規劃來看,“突破深遠海技術”已成為“十四五”海上風電發展的關鍵詞。如福建省提出“將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進展,加強建設條件評估和深遠海大容量風電機組、遠距離柔性直流送電多個領域的技術論證,示范化開發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達480萬千瓦”。天津市也提出“加快推進遠海9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前期工作”。在“十四五”深遠海風電建設探索的推動下,海風基礎環節發展可期。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