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評:氫能源點評
時間:2022-03-24
國家發展改革委3月23日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掌握氫能源核心技術及工藝,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10-20萬噸/年,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200萬噸/年。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到2035年,形成氫能多元應用生態,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明顯提升。《規劃》強調,發揮氫能調節周期長、儲能容量大優勢,促進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消納及電網調峰,培育“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模式。
東方基金權益研究部認為:氫能源做為儲能能量密度大、儲能時間長且方便儲存運輸的選擇,在雙碳目標下,國內氫能源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氫能或將主要應用于交通運輸、工業、電力、建筑等領域。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導向下,氫能作為一種清潔無碳的二次能源,憑借著來源豐富、靈活 高效、應用場景廣泛等優點,或將在全球都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